料,也很难击败睡意。
减肥的时候,很多人会下定决心:这次我一定要管住嘴、迈开腿。
短期内或许可以做到,但长期坚持的人却寥寥无几。
肚子饿得咕咕叫,身体会产生想要吃饱的欲望,更不要说饿着肚子去运动。
掌控行为的关键,是意识到我们的思想、情感、身体并不是我们自己本身,而是存在于我们内部的“合伙人”。
它们与我们如影随形,需要一些相处的技巧,才能乖乖听话。
我们常常会突然冒出一个想法,突然怀念起以前亲密的朋友,突然思念住在老家的父母……
而我们要做的就是,重视这些零星的想法,立刻展开行动。
如果忽然想念没有住在一起的母亲,就立刻打电话听听她的声音;
如果有了自己想弄明白的问题,就马上上网查找或阅读相关书籍……
立刻开始行动,会让你的每一个思想都受到重视,让你意识到行动的力量。
一次收拾家里的书,发现很久以前买的书,大多数都读到了最后;最近几年买的书,看一部分就放在一边了。
我们越来越习惯收集碎片化的信息,希望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多的知识,也就越来越难坚持不懈地阅读一本书、学习一项技能。
打开电脑,眼前不断出现各种吸引眼球的内容,不知不觉,30分钟就过去了;
打开手机,更会根据你感兴趣的东西推送信息,动不动就能看一两个小时……
容易半途而废的人,总是被这些扑面而来的信息吸引,无法专心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。
有用的信息,才是能推动行动的外力。
比如在你产生困惑的时候,会尝试搜索关键词,寻找答案。
作者曾经在微软公司做人力资源工作,时间久了,没有新鲜感和挑战性,做事也没有热情。
他在网站上搜索“做事的热情”,出现了很多相关信息,其中有一本书叫《热情测试》,他立刻买了下来。
通过“热情测试”,作者发现自己对学习和分享最有热情,从此走上了讲师的工作。
有时候,遇到一本书、遇到一个人,都会成为改变生活的契机。
每个人的意志力都是有限的,把小事变成一种习惯,简单复制即可,比如每天穿什么出门、通勤路上读什么书。
在大事上偶尔使用意志力,学会借助外力、激励自己,才会让一种行为,变成一个习惯,让一个习惯,坚持到底。
返回帖子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