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永嘉五年)四月,刘聪部下石勒,歼晋军十多万人于苦县宁平城(今河南鹿邑),并俘杀太尉王衍等人。刘聪又遣大将呼延晏率兵攻洛阳,屡败晋军,前后歼灭三万余人。六月呼延晏到达洛阳,刘曜等人带兵前来会合,攻破洛阳,纵容部下抢掠,俘虏晋怀帝,杀太子、宗室、官员及士兵百姓三万多人,并大肆发掘陵墓、焚毁宫殿,史称“永嘉之祸”或“永嘉之乱”等。[1]
313年,刘聪毒死了晋怀帝。怀帝侄司马业(或作司马邺),在长安登基,是为晋愍帝。
316年前赵刘曜攻长安,俘虏晋愍帝。
317年晋愍帝被杀,士族王导、王敦等,扶植晋朝远房宗室司马睿,在建康登基,是为晋元帝,历时五十二年的西晋灭亡,东晋开始。[2]
人口变迁
?
五胡乱华
长年的战争使得中国的人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年)统一全国后,根据《晋书》记载,太康元年(280年)全国有2,495,804户,16,163,863人。
根据葛剑雄主编的《中国人口史》、《中国人口发展史》,由于门阀制度的存在,许多户口被隐藏,西晋的实际户口为在册户口的2倍多,最高时大约是300年前后,有3500万人,其中北方2450万人,南方1050万人。
东晋建立后中原人民为躲避胡人残暴统治和屠杀,未免战火纷纷大量的南迁。这一时期一共有六次南迁高潮,累计合计迁入过百万,东晋因而设置了许多侨郡侨县以安置北方流民,主要分布在长江沿线。
除了南下之外,尚有许多黄河沿线的汉族投奔凉州张氏政权、辽东慕容氏政权甚至幽州王氏。慕容氏积极招纳中原流民,还仿效东晋政府在辽东设置了一些侨县。
复旦历史学者葛剑雄认为,由于羯人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人口损失仅比东汉末年小一些,谷底时期大约仅剩下三成多的人口。
370年,前秦灭前燕时,根据《十六国春秋》的记载,从前燕得到245.87万户,998.79万口,而前燕的辖区仅仅包括河北、河南、山东和山西的一部分。加上之前属于前燕管辖的秦陇地区和前凉管辖的河西地区,当时北方实际人口至少也有1300万了。
东晋方面,由于西晋末南方已经有近千万人口,但是东晋建立后尚且在境内有一些战争,人口有一定损失,但这些损失都被北方南下的流民补充,所以人口仍然维持在千万以上。
政权分立
国名 政治中心 年限 立国者 末任君主 灭亡者
丘汉帝国
江夏
303~304
丘沈
丘沈
晋帝国
成汉帝国
成都
304~347
李雄
李势
晋帝国
汉赵帝国
离石-黎亭-蒲子-平阳-长安-上邽
304~329
刘渊
摄政太子刘熙
后赵帝国
前燕帝国
昌黎-棘城-龙城-蓟城-邺城
308~370
慕容廆
慕容暐
前秦帝国
芒荡汉帝国
马兰山
309~309
刘芒荡
刘芒荡
晋帝国
略阳公国
略阳
310~319
蒲洪
蒲洪
晋帝国
胡楚公国
竟陵
312~319
胡亢
杜曾
晋帝国
虚除秦王国
陇右
316~320
虚除权渠
虚除权渠
汉赵帝国
辽西公国
令支
318~338
段末秠
段辽
前燕帝国
后赵帝国
襄国-邺城
319~351
石勒
石祇
冉魏帝国
前凉王国
姑臧
320~376
张茂
张天
下页.上页.余下全文